Windows安全模式用來解決程序或驅動問題有特別的用途。它是操作系統中的一種特殊模式,主要用于系統調試,這一模式對于經常使用電腦的朋友可能并不陌生。
安全模式的工作原理:在不加載第三方設備驅動程序的情況下啟動電腦,只會加載小量的、必須的程序(除了最小的顯示與輸入需要外,其他的驅動程序均不會加載)。安全模式使電腦運行在系統最小模式,這樣用戶就可以方便地檢測與修復計算機系統的錯誤,是終端維護必不可少的功能。
怎么進入安全模式?以Windows10系統為例,通過高級啟動模式啟動,啟動時長按Shift鍵;若是Windows7,啟動時長按F8或者長按Ctrl。
雖然在安全模式下,部分非系統的驅動和軟件不會運行,可以說對系統而言是安全的,但不代表對網絡和終端起到安全保護作用,在電腦安全模式下依然存在著一些網絡風險:
例如部分安裝在終端電腦上的終端安全管理系統和防泄密系統客戶端會失效,無法加載所需驅動和模塊,管控策略失效,從而導致USB接口無法管控、敏感數據隨意拷貝泄露、病毒傳播感染等安全風險。
這說明在安全模式下,數百萬、千萬終端的終端安全管理/數據防泄密等系統可能存在漏洞的,安全隱患堪憂。
針對安全模式下的潛在網絡安全風險,聯軟認為一定要解決客戶端的自啟動和驅動的使用問題:
(1)終端安全管理客戶端非系統應用,但需要在終端操作系統安全模式啟動時就開始自動加載運行。
(2)終端安全管理功能的安全管控策略眾多,包含了大量需要使用的驅動和模塊,需要逐個功能進行驗證、修復、處理,實現網絡準入管控、終端桌面管理、軟件管理、終端安全及數據防泄密5大模塊199項功能的完整性管控,實現與非安全模式一樣的管控。
安全模式下的終端安全管控一直是業內難以解決的問題,網絡安全無小事,任何只要有漏洞的地方就可能有風險進來,聯軟一直以構建可控的互聯世界為愿景,在大格局下更要有小切口,從每一步、每個方面為用戶解決問題,想用戶之所想,想用戶之不能想,為企業打造專業、全面、強大的網絡安全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