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新浪微博可謂風光一時無兩,高調宣布微博改版,與阿里傳了半年的緋聞也被坐實,現在又大談當下最時髦的“大數據”挖掘。在接連的商業化受挫之后,苦守微博這座金山的曹國偉,似乎終于盼來了變現的拐點,頗有點春風得意。
在昨日的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上,新浪微博推出了移動端全新產品“Page頁面”,掘金“大數據”的最新戰略布局昭然若揭,大有再造微博之勢。而基于大數據下的推廣營銷,不可避免有存在著用戶隱私安全隱患之嫌。
與百度等“搜索型”用戶數據以及淘寶等“交易型”用戶數據不同,微博的數據來源更為單一,基本上全部來自產品內數億多用戶的社交數據。這里有基于對如用戶發表微博內容、用戶社交關系等顯性的數據,也有諸如用戶瀏覽、用戶點擊等隱性的數據。
雖然微博著著其數據信息的“公開性",在一定程度上以名正言順為理由收集用戶信息進行精確推廣,但是這些信息相對而言是較片面的。就其信息泄露的無孔不入,還是有很多用戶擔心自身的信息安全,隱私泄露等,而且結合大數據的發展,安全威脅備增,所以官方所給出的信息安全承諾也終是一紙空文。相信有過信息泄露的官方也有過信息安全的保證,但最終也由于漏洞和差池造成了各種信息泄密。
在大數據環境下的互聯網,提高信息安全意識是應對信息泄密危機的首要防護,而提高信息安全意識也不只是針對互聯網,也包含在日常的生活、學習、工作中。